COACHING

15 Minutes with Hang
Ep22
如何拯救你,被手机收割的时间
Hello大家好,我是赵航,欢迎来到我的podcast “15 minutes with Hang”。作为一名专业的人生教练,我专注于个人成长,内在探索。如果你对自己和他人充满好奇,想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并且通过行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那么我们一起踏上这个神奇的旅途吧。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这期的podcast。
“你最近怎么样?”“我很忙。”这句话似乎成为了我听到的最多的现在平日的一个问候用语。我很忙,我每次都好奇你在忙什么啊?于是我的朋友我的客户就会罗列一堆他们平时要做的事情,他们在忙的事情。总之一句话,想做的事情太多,时间不够,这似乎是我们现在生活中的 一个dilemma,一个困境。其实也孕育而生了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已经存在了十几二十年,可能甚至更长的时间,就是时间管理,从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列计划,如何get things done,如何去更高效地完成我们的工作,我们平日生活里需要去做的事情之外,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工作方法。比如说什么番茄工作法。北美这边有”getting things done”以及他们出的一系列的书和一系列的这种本子。然后近几年大家又开始说,我们不光要管理时间,我们还要管理我们的精力。
但让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一方面我们在说着我们非常忙,时间不够用,另外一方面,我们其实每天在花大量的时间在刷手机,看朋友圈,看微博,同时还有很多时间是无意识的抓起来手机看。我稍微去做了一些调查,然后也想分享一组stars,就是这种数据。全球范围内,大家每天会花3小时15分钟在自己的手机上,而在美国的平均值达到了5.4个小时大家在用手机,我们平均会每天有58次把手机拿起来,然后同时70%的这些拿起手机的这些session会只持续两分钟,其实可能我们就是拿起来随便刷两下或者看看消息。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一方面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似乎在“浪费时间”。我觉得时间管理是非常有必要去学习的一件事情。因为说到底我们的一生就是由无数的这样的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组成的,我们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想要去体验什么样的人生,就是由这些节点决定的。我觉得现在这些关于时间管理,关于精力管理的方法,很少去提及的两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点是 intention和attention,我们的这种目的性目标性和我们的注意力。我觉得他在很多时候是决定了我们为什么会下意识的去看手机,为什么一方面觉得忙,却在浪费时间,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唠唠关于intention和attention这两点话题。也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去管理自己的时间,真的可以专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第一点先想说说intention,intention就是我们所谓的目标目的性。就像每年1月1号新年伊始,很多人都会去给自己做一个新年计划,我今年想完成的事情,想达成的目标。公司也会去做每个季度的计划,每一个月的计划。像我我觉得自己是一个 intentionality非常强的人,有目标有计划的人,我不光会做年计划、月计划,我每周都会给自己去花一定的时间去复盘上一周自己做了的事情,想要去调整的地方,什么work什么不work,然后去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每周的计划。
然后每一天都会根据事情的发展去进行一些小的调整。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天的生活不会完全按照你的计划行使的,总会有一些interruption,总会有一些事情发生打乱你的计划。无论是说客户临时的cancel一个session也好,或者是增加一个session也好,或者是说有一些事情你提前完成了,或者是老板临时让你来加班,让你完成一个报告,或者是去帮助其他的人做一些项目,总之大大小小的事情,总会打乱了我们的一些节奏。
而每当这个时候,我发现我下意识的就会去看手机。我仔细想了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我发现当我的节奏被打乱,我一下目标感和目的性就会被减弱,忽然之间有一点不知所措,那我现在该干什么啊?因为现在的变化已经让我无法按照之前的计划去执行了,而一旦有这样的一种空白,一种void的感受之后,很本能的我就想去fill the time,我想去填补这一段时间。而填补时间的一个非常default的方式,就是去拿起手机,拿起手机就会去查邮件,看微信,去看小宇宙上有没有人给我留言,去甚至看看我的运动手表去,去track一下我今天的一个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说,让我看上去很忙,让我自己也觉得我在忙着做一些事情。但是这种忙的表面其实只是为了去掩盖我现在一种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干嘛的状态,所以这就是一个循环。
当我们缺少了一定的方向感缺少了一定的目标,我们就会有一种不知所措,甚至是感觉愧疚的状态,因为我们没有在做事情,所以本能的我们就会让自己忙起来,而这种忙其实并没有增加我们的效率,让我们很productive。而是恰恰相反,让我们觉得很draining,让我们去花时间,在一些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做的事情上。
当发现这件事情之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strategy,就是想了一个策略,来让自己更好的去规划自己的intention。现在我每当事情的节奏被打乱了,我就会停一下问自己,那么接下来我想花这段时间来干嘛?他真的有可能就是去刷手机,但是有的时候我会选择出去走一圈休息一下,或者是去看一些文章去学习,或者是去运动。
另外就是每当我拿起手机的时候,我就会先问自己一下,我拿手机是干嘛?一个小小的问题,让我这种非常自动的不自知的动作,把它放慢了,甚至把他打断了,让我可以去植入一些思考,而不是机械化的拿起手机刷刷刷。而每次问这么一下,一方面真的是减少了我的screen time,自从我开始练习这个方式之后,我每天看手机的时间确实在减少。另外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更有意义的一点是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更少的去做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因为我依然会花一些时间去发消息,去和朋友聊天,但是这个是我选择去做的。
我也好奇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无意识的时候就会抓起手机来填充时间,你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小的方式方法可以去打断,可以让这种无意识的状态把它变得更加有意识。
另外一方面关于intention,我想说的是一点现在非常普遍的一个事情,就是when is it enough,什么时候才算个够?前不久之前一个学员来跟我们探讨一个话题,她说我非常喜欢我现在做的事情,我的工作,而导致的情况就是说我经常加班,因为我总觉得做得不够,哪怕我已经非常的累了,我知道自己状态很差,可能加班效率也不高,但是我觉得牛人太多了,我自己太挫了,我怎么能不再多做一点。She is not alone。有这种想法的人简直太多了。
让我想起之前有很多报道在报道李佳琦,报道薇娅,这些网红带货的直播大咖,他们就说我不能停,哪怕已经累倒了,哪怕是去需要去sacrifice自己的身体以及和家人相处的时间,但是我都不能停。我为了我的团队,如果我停了,有这么多人都该没了工作。很多公众号甚至去宣传这种说,他们非常有毅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他们坚持,他们有多么多么大的付出,我觉得这些都不可否认。但是这种mindset这种思维方式,我觉得一方面让我很心疼,另外一方面觉得非常的荒谬。
那如果现在停,什么时候能停?就永远都停不了了吗?什么时候才叫足够?
我觉得直到你说足够的时候,我们似乎在一个无限追求 productivity效率的这样的一种时代。但效率到底用什么去衡量呢?是我们每天在这件事上花的时间吗?我们的产出?还是什么其他的衡量标准?其实又回到了intention这一点上,我觉得什么才叫enough,什么时候才可以停,什么时候才叫足够呢?对于我来说可能更好的一个衡量标准是说你是否完成了你想要去完成的事情。你是否accomplish what you set the intention to。如果你今天就是想做这些,这是你想要的一个结果,这是你今天想要的一种状态。你达到了,你完成了,那就够了,因为你说这就够了。
我觉得我自己也不能幸免,在这种“卷”的社会里,在这种和别人不停的去比较,想要去做更多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内心就会有这种self imposed自己给自己加的一种urgency,想要让自己做更多,尤其是关于学习这件事情上。无论是在教练技术和客户的对话,以及各种个人成长,团队,领导力,这些话题上都有太多可以去学的东西了。我本身是喜欢学习的这种过程的,不论是自己非常intentionally,我就是想去学这些,或者是和别人交流交往的过程中,让我有一些心得体会,我都是非常享受的。但一旦我有这种还不够,我要去做更多,就会让学习的过程变成一种任务,他给我的感受是这种urgency kill the joy,让我反而觉得学习没有那么有意思了。而这些其实都是self imposed,都是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而一旦我们真的可以回归到自己的intention,我到底想要去怎么样的经历这一段学习的过程,我到底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我们内心很清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可以这样去做,这样去完成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是productive的,我们就是有效率的,我们就可以说我完成了,这是足够的。
另外第二点想跟大家说说关于attention,我们的注意力,这一方面。首先想说其实我们注意力的 bandwidth是非常的窄的,我们的注意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这个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之前很多人去强调这种multi tasking,同时去做很多事情,但这个理念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有人来反驳,有各种科学依据来证明,其实我们很难在同一时间去集中注意力到多件事情上。除非可能有一些事情是不需要我们太集中注意力去做的,比如我们可能可以一边叠衣服,一边听podcast,或者我们可能一边可以听音乐,一边去做运动。但其实对于我来说我都很难一边听播客一边去跑步,因为跑步也是一件需要你去集中很多注意力去做的一件事情。虽然它是体力上的,但是当我的注意力,当我的身体集中在跑步这件事情上,我很难去听到任何东西。即使听到了,我也无法去很好地体会和吸收。
所以第一点想说的其实还是说我们不需要强求在一个时间里面去squeeze in more things,想要去做更多,然后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反而让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好,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有所耳闻,并且知道。
另外我想说的一点是有不少朋友跟我抱怨是说我现在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变得非常的短,我的思绪总是不自觉地飘走。我想说这件事情太正常了,可能做冥想的朋友会有体会,当你们在做冥想的时候,企图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放在自己身体的感受上,然后你的思绪就会飘走,都不用说三五分钟、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可能呼吸三五下,注意力就会飘走。而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注意力就会不自觉地飘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把它拉回来。
我想说关于这一点,有几点可以去思考,第一个是我发现起码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做所有的事情都会让你注意力飘走的,就像我去做coaching session,我和客户去进行对话的时候,在那个情况下我很少注意力会飘走,我注意力会非常的集中,因为本身对话是一个非常engaging,是两个人都很专注的这样的一种状态,他就不会让我的注意力去飘走。或者我在组织一些活动,或者是在讲课的时候,注意力也很少会分散。
我发现起码对于我来说,注意力会分散的事情,集中在有那么一点点无聊,或者有那么一点点难的一些事情上,而这些事情大多数是自己在做的事情。比如说剪辑podcast这件事情,它需要我 pay attention它需要我去放一些注意力在它上面。因为我要去减掉我说错话的一些部分,减掉一些空白,要会去注意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间隔的停顿,但它其实并不是那么一个有意思有创造力的工作,它也不需要我非常非常集中注意力去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发现我的注意力就会飘走。另外就是稍微有一点点难的事情,比如我可能在写推文的时候,写着写着忽然卡壳了,忽然间好像没有了思绪。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开始会去想别的。
我觉得我们的注意力有一个特点,什么东西会让我们可以很专注?第一个是threat,就是有危险性的东西。我猜测God forbid你们家如果忽然间着火了,或者是说你切到了自己的手指头,然后血在往外冒,在这种时候,你的注意力都不会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另外是这种新鲜有趣的事情,会grab our attention,会让我们去专注在这些事情上。
所以我发现一旦我有点无聊,或者是觉得在做一些有一些卡的事情上,我会不自觉的想去看手机,因为手机上总会有一些所谓的新鲜有趣的,可能是别人给你发的消息,可能是邮件,可能是朋友圈,它总会有一些小小的刺激,来让这种无聊的或者是困难的感受有所消减。
其实我觉得注意力和我们跑步,和我们运动一样,如果你想跑6公里,你每次到5公里就累了,你就停了,你永远无法跑到6公里的。你要跑到6公里就需要跑到6公里,需要可能去容忍一下这种小小的在5公里出现的这种累,然后把你带到6公里。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也一样,你希望自己的注意力时间可以持续得更长,并不是说我们的思绪就不会飘走,而是说在思绪飘走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要被它带走。
所以我现在在剪辑的时候,当我发现有点无聊,我又想去看手机的时候,我会有意识的训练,让自己不去那一刻就把它拿起来。可能还是回到intention,我要问一下自己,我现在需要什么?可能我需要,真的是太累了,起来歇一下。有的时候可能我什么都不需要,我很下意识的去缓解这个无聊,所以在那种情况下,我就是可以继续去做下去。这种有意识的训练,我发现会让我自己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可以变得更长。
另外最后一点关于我们的attention,关于我们注意力,我想说的一点是这种 wander,当我们这种注意力分散,在去胡想的时候,我觉得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我之前看了一篇文章,他说在我们思绪飘走的时候,其实48%的时间都是在想关于未来的,我们其实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积极地解决一些问题。对于我来说,我发现这段时间会让我把原来一些点连成线。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平时生活中我会学到很多东西,我会接触到很多信息,他们在我脑子里面以点的形式存在,而当我这种无意识的乱想瞎想的时候,他们这些点会被串联起来,会更make sense,会形成一些新的逻辑关系,并且会帮我创造出一些新的想法,用一些新奇的方式来解决我现在面对的问题。
我之前对自己还有一些责备因为每天早上吃完饭我就喜欢坐在那,我似乎就起不来了,就坐在餐桌旁边乱想望天。我之前就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怎么就坐在那什么都不干呢。后来我发现那段时间真的是帮助到我,让我可以在适当的节点让自己的思绪去停下来,不是被动的吸收一些信息,而是主动的去建立一些新的连接,是一种另外的吸收知识,自我提升,反思的一个过程。
回到intention和attention,我们其实可以有意识的去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延长自己注意力的时长,同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让自己不去集中注意力,去 carve out some time,在我们每天的生活过程当中,有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到自己,让自己什么都不干,让自己停下来,让自己去乱想,让自己去瞎想,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不知道这期的podcast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和体会。欢迎给我留言,我们下期见。
我相信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可以把内在的探索转化为行动,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点赞,评论,并分享给身边的一个朋友。Have a nic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