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15 Minutes with Hang

Ep57

从如胶似漆,到相敬如宾:拿什么来拯救你,和父母日渐疏离的关系

Hello大家好,我是赵航,欢迎来到我的podcast “15 minutes with Hang”。作为一名专业的人生教练,我专注于个人成长,内在探索。如果你对自己和他人充满好奇,想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并且通过行动创造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那么我们一起踏上这个神奇的旅途吧。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这期的podcast。

春节刚刚过去,不知道大家春节过得怎么样。春节其实是这样一个全家团聚,其乐融融的节日,起码it is supposed to be它理应是这样的。但是其实很多人不管是身边周围的朋友,或者是网上大家吐槽,在春节来临之前,很多人都会有一些焦虑或者一些担忧,因为想到了又要去见父母见七大姑八大姨,会遭受到亲戚朋友们的各种拷问。不管是说催婚,催生孩子,问一些关于可能是工资啊,或者是其他一些自己觉得并不合适,或者甚至是有一点invade privacy就是侵犯到自己一些隐私的问题,会让大家感觉到不舒服,但是同时又觉得有一些无奈。所以让本应是非常开心欢乐的节日变得有一些沉重,甚至有一些抵抗。

对于我来说有些不同是我从08年出国,在过去的14年里面,没有在春节期间回国去visit family来探亲这样的一个契机,所以今年春节是我14年以来第一次回国和家人和父母一起过春节。同时也是这次回来时间比较久,有三周是在北京,所以也就是有三周是和父母一起,住在一起,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同 share一个space,共同去在这样的空间里面。

其实在回来之前想到这件事情,我是有一点担心,甚至是害怕的。一个是其实成年之后很少在家里面很长期的住,大学也是在南京上的,然后之后就一直出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父母在一个共同的空间里面住这么长时间了。

我和父母的关系其实是比较正常,正常的意思是说没有非常非常的黏非常非常的亲近,但同时也没有所谓的冷战或者是互不交流。我觉得我和父母的关系反映了很多成年的子女和父母关系的一些比较共有的challenge一些特别普通的挑战,可以说是。哪怕是平时在国外和父母在网上交流,我觉得特别典型的会让我们 trigger each other,让我们彼此对对方不开心的其实有几个点吧。一个是judgment,比如我和我妈每次一视频,一上来他就会:“诶哟,你怎么脸上又起包了?然后你怎么头发都成这样了?”她会毫无顾忌的去分享自己的一些comment,她观察到的事情。立刻我就会被trigger,我觉得非常的烦躁,就好不容易一块儿说一次话,为什么总是在批评我,被trigger了之后就会有这种本能的去反驳,然后两个人的对话就会变得有一些拧巴,有一些疙疙瘩瘩。

对他们来说,他们的一些common complaints,他们的不满在于觉得我不愿意去分享我现在的生活。而我的理由是 you don't understand me,你不理解我,你不了解我。我会觉得我和他们现在的生活非常的远,我又在做一些可能在传统意义上不被他们所认可,或者他们并不了解的行业,很多时候需要去耐下心来去解释一个事情,然而我又觉得他们不懂。这其实也是我觉得现在的成年的子女和父母之间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哪怕父母试图去理解他们,去了解他们,很多人觉得他们的认知范围已经过时了,或者他们并不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他们无法走入我们的世界。

还有一点challenge其实就是他们会以他们的方式来关心我们,比如他们去要求我们做一些事情,或者他们觉得什么是对的,而很多时候这个是和我们现在已有的生活或者是和我们的价值观是contradictory是相悖的,而这种所谓的关心给我造成的感觉是他们企图去来控制我,或者是他们用他们对的方式来要求我,所以这些都会造成让我们的关系,哪怕是在表面上还是可以的,但是很难进行深入的交流,或者是总有一些拧巴或者是疙疙瘩瘩。

然而也就是这次因为我知道我会要来和父母在一起住比较长的时间,以及是很久没有回国,我希望自己有一个good experience,一个好的体验,我也希望能让他们有一个好的体验。所以其实在回来之前,我对自己的behavior,我对自己的一些行为,我对自己在关系中的一些做法就做了一些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有一些想法和体会,然后我也希望自己在这几周中可以运用到实践当中。然后这三周马上就要过完,我过两天就要飞回多伦多,所以算是一个小小的反思行动加最后一个总结的过程,也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收获分享给大家。

在我反思的过程中,其实我就去想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一种变化,因为小的时候其实父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然而很多人长大之后和父母的关系会慢慢的变得疏远或者是淡漠,甚至有的人和父母会陷入一种非常僵局或者是不好的这种relationship当中。所以我就去思考到底是什么使得这种变化发生的。

之前看过一篇研究里面说为什么relationship有的可以持久,甚至是可以越来越好,而有的relationship会破裂。很重要的一点relationship的foundation其实是understanding,是理解或者是了解。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理解我们,我们会更愿意跟他去分享,我们会更open,我们会更愿意去做自己。而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不理解我们,不了解我们,我们很容易会去close off,我们不愿意去分享自己更多。

我觉得父母是很有意思的,其实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小时候是最理解最了解我们的人,因为他们赋予我们的生命,他们看着我们长大,他们去喂养我们,他们去帮助我们成长。而在最初期其实这些成长是in front of their eyes,他们每天都可以亲眼所见的。然而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开始去接触到新的其他的事物和事件,We get exposure to other things,不管是说我们开始去上学,我们开始去交朋友,我们开始去谈恋爱,我们开始去工作。所有的这些其实是外部的新的一些刺激,让我们去有更多的思考和体会,让我们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再去成长。然后现在小孩就更不一样了,在非常小的年纪其实就接触到互联网,这些所谓的外部的刺激可能都来自于世界的各个地方,而这些成长并不是他们亲眼所见,或者是他们可以体会到的。有一些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去和他们分享。有一些可能on purpose we kept it as a secret,可能我们故意不去和他们分享。而有一些哪怕是我们无意中不去分享的,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去体会得到。

我在想什么让我们去理解和了解一个人,我能想到两方面,一个是共同的experience,我们一起去经历的一些事情,另外一个其实就是分享。而随着我们长大,有自己的家,不管是说出国或者是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我们和父母一起去经历一些事情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而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去分享我们所谓的成长,我们的learning,我们的学习和我们新的体会的这样的一种习惯,这让之后在成年之后和父母的交流方式变成了浮于表面的家长里短,或者是浮于表面的嘘寒问暖。

而他们对于我们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停留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些更初期的阶段,在他们的印象中有着我们的一个模型,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我们的理解是基于当时说的一些话,当时的一个behavior,当时的一个行为,我们觉得谁谁谁就是什么样子的。其实父母也是,他们给我们所谓的有一个模子在他们的脑海中,在他们的印象中,而我们是在不断的成熟,不断的成长,不断的develop的过程中,而当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而忽然间听到了我们的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新的comment,会是一个非常大的surprise,一个惊喜,或者一个惊讶,或者是一个诧异,说你怎么变成这样了,你怎么变成这样的人了,或者是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其实是因为中间有着很大的一个真空或者是隔断,他们并没有和我们经历一些事情,或者是我们和他们并没有去交流在这其中我们为什么从a到b。他们对于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原始的a点,而我们现在其实已经变成了bcde甚至是z这样的一种形式或者是这样的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和言语只能反映在那一点,我们当时的心境,当时的想法,当时的体会,而其实它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随着经验的累积,新的外界的刺激和成长而变化的。但是当父母没有经历这些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很难以接受的。

而分享这件事情其实是 requires a lot of energy,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很多的精力,以及这种mental energy这种在精神上的耗能,才能做到的一件事情。因为当我们真心分享的时候,我们需要去打开心扉,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观点不一定被对方所接受,也就意味着会遭到有可能遭到驳斥甚至是受伤,甚至是这种rejection这种拒绝。

而当我们在这种越来越忙碌,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priority,有自己的这种重心之后,去和父母分享所谓的自己现在内心的一些想法,并不在我们的priority list上,并没有这样的一个优先权。所以也就造成了很多的误解、误会和彼此的不理解。他们越不理解我们,让我们越不愿意去分享,而我们越不愿意去分享,也就让父母更加无法很好的去理解我们。

而当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我给自己的一个challenge,给自己一个挑战,就是说我希望能在这几周里practice being more patient with them,去练习让自己可以更有耐心的跟他们去解释一些事情,跟他们去聊一些自己真实的想法。

另外一点我其实想到的是the shifts in relationship,其实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了。在小时候我觉得父母和子女是一种神奇的关系,因为最开始出生的时候,父母为什么要对一个小孩好,其实是出于一种obligation或者是responsibility,是出于一种这样的义务或者是责任,所以他们的bonding,父母和子女的这种链接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义务和责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父母就会非常无条件的是关心或者是去关爱自己的子女,但同时它也带来了这种control,这种掌控,甚至是dictatorship,甚至是这种独权。因为尤其是在小的时候,其实他对你有着完全的掌控权,他可以去决定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子女之于父母是,尤其是小时候是这种reliance是依靠依赖,因为他们确实没有任何的其他的可以去依赖和依靠的人,同时在他们的关系中也会形成很多很不一样的这种dynamic,这样的一种动态的平衡。有一些父母对孩子非常的关心,让孩子觉得是在这样一种关爱的环境下长大,但是同样的关心,如果在另外一个的小孩身上,可能会让他们觉得too much,可能会让他们觉得窒息,没有给他们空间。所以我觉得小孩其实是非常的resilient,是非常的这种有韧性的,他们会在自己的成长的过程中,发展出一套对于他们来说,适应当前的环境,以满足自己自身当时的需求的这样一套系统。

然而当小孩长大成人了,很多时候我们再去看待父母的眼光,依然用原来的一套老的系统,他们也一样,但是其实我们不再是这种一个所谓的更大的人和一个更小的人的这样的关系,我们是两个非常独立的个体。而很多时候我们的relationship还停留在过去的这样的一种control,这样的一种控制,或者是无条件的关爱,或者是无条件的依赖,以及是我们有的时候会去叛逆或者是顺从,甚至是逃避,这样一种在儿时形成的这种old dynamic这种老旧的系统当中。

有一次和朋友在聊这件事情,他说对他比较受用的一个方法是他就把父母当成朋友一样来看待,当时我觉得还挺神奇的,也觉得是一个值得去尝试的新的角度。因为当父母问我们一些让我们觉得很annoying很令人烦人的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会非常default就是不假思索的以某一种方式去回应,但是我猜想在同样的情况下,如果是朋友问出同样的问题,我们会用另外的一种模式去反映。所以当朋友说了这个点,我觉得对我还挺受启发的,就是如果我们跳出他们是父母,我们是子女这样的框框,而只把他们当成一个成年人来看待,我们的关系也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突破。

所以其实是带着这两点新的感受,新的insight,以及所谓的新的挑战。一个是想要自己去练习,对他们更加的有耐心,另外一个是去把他们当成朋友来对待。我带着这两个想法就是进入到三周和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时光中,而这三周其实还蛮有体会的。第一点其实我立刻就刚一到家立刻意识到了很多的不同,不同源于就是习惯上住在一起,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家里的陈设摆式,他们和别人之间相互的interaction,他们和别人交流的方式,都会让我觉得原来其实我们是这样的不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triggering point就是会让我觉得天呐! Why?!就是为什么?或者是想要去责备或者是想要去反抗的一些点。

比如非常typical的parents,就是我爸妈就会劝我吃东西,就是不停的劝,多吃,他们就希望你能享受美食。 Nothing wrong with that,但是当我已经吃饱了,我说不用了,他们就会不停的劝,让我觉得我说什么都没用。一开始觉得非常的受不了,就是天呐,为什么啊?要说几遍才能听啊?后来想想觉得其实非常的可笑,也非常的可爱,就是hilarious in a way。与其是说和他们去吵,或者说去和他们反驳,一遍一遍不停的告诉他们,我最后就是说觉得他们还挺可爱的,他们真的是用他们知道的如何去爱你的最质朴的方式在关心你。而我最终的做法还是在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告诉他们就不吃了吃饱了。同时我的行为也反映了我的言语,那我就真的不吃了,然后慢慢的他们真的是体会到了,或者是知道了,劝我是没有用的,哪怕他们还要再去劝,我发现其实劝的次数会变少,或者是他们更能听到我想表达的意思。

另外特别有趣的是我一进家,就是I was surprised by how much things they kept,就是他们留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我们家里竟然有我小学的新华字典,我简直是要崩溃了,就是觉得天哪怎么存这么多没用的东西,特别想去judge them,就是去批判他们或者评判他们,甚至是想帮他们把这些东西处理了。但其实我立刻意识到,在我去评判他们的时候,我们立刻陷入了一种互相批判的这样的一种模式中。其实at the end of the day,那是他们的家,他们以他们觉得舒服的方式在生活,不管是去留一些东西,或者是他们平时的一些routine,那是我爸妈在一起建立起来的,而我其实已经不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了。我们三个人在小时候建立起来的三个人的所谓的日常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who am I to judge them?就是我凭什么要去对他们保留的东西,或者对他们的一些习惯去评头论足呢。其实我只是过来去拜访他们,说白了更有点像一个客人一样,所以我需要去尊重他们平时的日常和他们习惯的方式。

我觉得有时候跟父母很多时候我们的反应都是这种最原始的最default的,不假思索的,不管是拌嘴也好,不管是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好,我们觉得这种最原始的状态是最好的。好像是当我们没有这种boundary,没有这种界限的时候,是让我们最亲切的,但我觉得人和人都是需要有界限的,有边界的,不管是和父母,和朋友,和自己的partner,和自己的伴侣,任何人之间其实都是有界限的。没有界限并不代表我们就更亲近,而没有界限,我觉得只会让我们无法尊重彼此as a person,就是那是另外的一个人,他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意志、行为,我们需要去尊重他们as a person,而我们其实是独立和分离的。所以也是因为这样,我虽然有一些comment是说:天呐,留了这么多东西,其实有一些可以去卖掉,可以去扔掉,不需要留这么多东西。但是at the end of the day那是他们的决定,当我离开,他们有权去决定他们想去过什么样的生活,而不需要因为去来顺应我,或者是什么可以讨我开心而去改变自己。

而第三点改变其实是爸妈依然会问一些所谓的poking question,家长里短也好,或者是问你们今后的打算也好,不管是生孩子也好,职业的发展方向也好,我觉得之前是很容易被annoyed,而被annoyed的原因是我会去assume他们的intention,我会去好像不假思索的就认为他们问这个问题的初衷是什么,而在我的情况下,我认为他们的初衷是比如问我们之后的计划,可能就是要催我们生孩子,或者问我们之后的计划,他们想要去让我们以某一种方式去生活。

而其实如果我不去assume他们的intention,我不去猜测他们问这个问题的意图,我真的是可以很正常的去回答他们的问题,就是去很开诚布公的去聊我现在的想法,不管是现在的困惑也好,现在的不确定性也好,或者是现在的没有答案也好,我都可以去和他们分享。

而一旦其实我猜测了或者是妄自揣测了他们的意图之后,我会很本能的去反抗。如果我认为他们问我之后的计划就是为了让我生孩子的话,我不会去回答这个问题,而更多的就说你们别管了,让我们去想,让我们去figure out,甚至是去反驳他们的一些观点,这样立刻就变成了大家在去试图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而没有很好的能真正的去分享现在的阶段。

所以当我开始尝试把他们就是当成一个朋友,而朋友问这些问题很多的时候,只是being curious,只是好奇,或者是带着一些八卦的想法,想要来探听你的一些现状。如果带着这样的一种想法去和他们交流,我发现其实是父母对你的想法是愿意去倾听,以及很多时候是去愿意去尊重的,而不去分享或者是去 assume their intention去觉得他们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只会让我们的对话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其实三周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不能说我是所谓的完美的perfect daughter in the three weeks,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更可以静下心来去enjoy being with each other,去享受和彼此在一起的时光,也让我更appreciate them as who they are,更可以去欣赏或者是去感恩他们原本的样子,他们在生活中没有我们的状态。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觉得是更让我明白或者是说体会到我其实是一直在不断的变化的,我一直是在成长的,都不要说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了,哪怕在最近的几年,甚至是几个月,我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我们每天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感受到别人的成长,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的不存在。所以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我们的假设可以是父母也是在成长的,也是在变化的,而我们每一次交流都是在认识一个新的彼此的这样的过程,而不去带着这些旧的习惯或者是旧的模式,用老套的方式去看待彼此。我觉得带着这样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可以让我们和他们有更长久的relationship,这种relationship可能会变得不一样,不再是小时候的完全依赖,完全关爱,完全的控制,它会变得更加的平等,它会有它的挑战,但它也会有它自己有魅力的地方。

好,这题就说到这里,也欢迎大家分享在你们和父母相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们下期见。

我相信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如果我们可以把内在的探索转化为行动,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的地方。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欢迎点赞,评论,并分享给身边的一个朋友。Have a nice day!

bottom of page